欢迎访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!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心理百科   >   心理美文   >   正文

孤独,有什么好怕的?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山大心理 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11-25


某综艺中有一期主题是“别怕,只是孤独”,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表演者的演讲,他把孤独分为绝对孤独、屈从性孤独、认知障碍性孤独和主观迷幻性孤独,并进行了解读。绝对孤独是在没有渠道与别人沟通时,只能一个人的孤独;屈从性孤独是在可以沟通的情况下,因为沟通太难而屈从于孤独;认知障碍性孤独是个人觉得是孤独但其实并不是;主观迷幻性孤独是自称喜欢孤独的现代人所喜欢的孤独,他们只是偶尔喜欢独处,却误以为自己喜欢孤独。孤独这一话题其实同死亡一样,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,但是总体而言都是呈现负面的基调。

从身心角度来看,孤独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弗洛姆认为,因分离体验而来的焦虑是所有焦虑的来源。Hawkley也指出,孤独的人可能表现出更多抑郁症状。甚至还有研究表明,孤独会增加死亡的机率。

1954 年,美国做了一项实验。该实验以每天 20 美元的报酬(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)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。为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,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,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。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,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。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,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。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,实验者要求学生 24 小时都躺在床上,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。

结果,尽管报酬很高,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。最初的 8 个小时还能撑住,之后,就有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,变得烦躁不安起来。在这种状态下,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,也会频频出错,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。实验后得需要 3 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。实验持续数日后,人会产生一些幻觉。到第 4 天时,有人会出现双手发抖,不能笔直走路,应答速度迟缓,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。

2019年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曾发表了一个关于孤独的研究成果。该研究成果表明,那些生活在相对孤立或单调环境中的人,某些大脑结构会萎缩。

看了这些心理学实验和论文,很多人可能会说——孤独太可怕了,我要赶紧去social。不过,小编仍然要为孤独正名——

我始终觉得孤独是人生的常态,“如果你独处的时候感到孤独,这说明你没有和自己成为好朋友。”孤独者更加珍视自我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Andrea Courtney与达特茅斯学院心理学家Meghan Meyer的一项发表在JNeurosci学术期刊上的基于大脑的研究表明:当孤独感来袭时,人类大脑的某些位置,会发生物理性改变。孤独者在自我思考时,其大脑中mPFC区域的活动模式,与他在思考外界和他人相关活动时的模式有着明显差异,即孤独者独处时,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神经反应。这种神经反应使得孤独者内心深处极度认可和看重自我,所以他们会感受到孤独,类似一种“孤独求败”的感觉。

孤独者能够更好地管控期望值。村上春树说:“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,不过是不喜欢失望。”对于孤独者而言,他们对周围人或者事物的期望反而不会太高,毕竟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挺好。当期望值降低之后,心情也更容易愉悦起来。孤独的代名词是自由。想必大家中学时期都曾看到过班里的女生手拉手去上厕所的场景,平心而论,我当时特别不理解这种行为:为什么上厕所还需要人陪?所以当朋友发起邀请,又不太好意思拒绝时,我总希望有一道地缝能够让我钻进去,逃避一下世俗的压力。后来,我就学会了主动孤独,一下课就跑到无人的楼层,静静地吹一会晚风。看起来似乎我变得“孤独”了,但我却觉得更加自由、更加自在了。就像表演者所说的,最好的孤独大概是这样的:“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牵连是电流的话,我追求的不过是我想安静的时候,就能够把电闸拉下来,等我孤独够了,我再把电闸推回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