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!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心理百科   >   心理美文   >   正文

独处真的很快乐吗?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山大心理公众号 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11-13

在越来越强调个性的当下,不乏“低质量的社交不如拥有高质量的孤独”“独处是一种能力”“独处可以做的 N件事”这样的观点被提出,并且受到很多人的推崇。当然小编也很赞同这样的说法。正如挪威探险家南森所认为的,“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现自己,因此人们需要不时的孤独和沉思”。观察、专注自己内心心灵的成长变化,学着剖析自己,提高专注力,这需要独处。但独处真的那么简单吗?一个人待着就叫独处吗?哪怕独处了,脑袋里仍有来自四面八方来的嘈杂声音,这又算什么?

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”“生而孤独”“孤独患者”……这类貌似独处狂热爱好者的言论被网络传播开,最终成为反讽矫情、网抑云的工具。也许这里想表达的并不是厌世或者缺爱的意思,只是流动发展的我们确实会在不同阶段、不同场合要与不同的人接触、互动,不断变化各种各样形态去调整、面对;而世界并不是为哪个谁单独设计的,所以生活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在这种“迎合”下发出“好累啊”的感叹,对独处的向往和渴望由此生发。独处确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时刻,它帮助我们找到自己、理解自己、热爱自己,尽量地保持清醒与本心。学会独处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,但前提是高质量的独处,也就是自觉的独处。

和合群一样,独处可分为主动独处和被动独处。合群作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选择,前提是要有社交能力和独处能力。缺乏这两种能力的人,无论合群与否都会感到痛苦:缺乏社交能力却还要强行合群的时候,会感到心累;缺乏独处的能力却选择不合群的时候,会发现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折磨中。独处也是一样,独处时我们需要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情绪、面对内外部压力,需要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矛盾,因此独处需要具备更多能力。有太多文章、言论宣传独处有多爽,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
首先,我们足够自律吗?其实自律这个东西算是一个伪命题,它更像是把它变成了个人的生活习惯,而非强硬所得。在安逸环境下的独处,所谓魔鬼式时间表的自律是否可以长时间持续存在?每次拖延后赶稿时的小编不敢以己度人,只是想要提醒独处下间歇式“自律”的结果往往都是“14:35?玩一会到14:40再学吧”-“怎么就15:03了,那15:20再开始吧”-“怎么感觉今天似乎什么也没做?”的焦虑循环。

其次,独处需要人际关系的能力。并不是环境安逸、WiFi和吃住具备就可以营造良好的独处氛围,人可能很难完完全全孤立于人群,因为“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”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分工以实现运转。我们活在世里,很少能做到完全出世。在一条条连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线网中,如果不做好与父母、与朋友、与老师的关系处理,那大概会出现的情况是不时就会有人来敲你的门:你还好吗?好几天不见你人影,你怎么啦……这时的独处已经变得让人担心,为他人带来负担了。

再者,独处需要独自应付情绪、压力的能力。独处并不是说远离了压力、远离了负面情绪,相反,因为独处时只有自己一个人,所以需要面对来自自己的更大的挑战。有的人在长期独处后,往往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情绪爆发,以致需要耗费更大精力平复状态以维持独处。这样的独处其实并不是很健康的独处,更像是自我报复或者幼稚、不成熟的独处,他们在需要寻求帮助时不会向外走出来,而是在伤害自己。

最后,独处需要对选择负责的能力。推掉社交选择独处是为了什么?独处带来了什么?这应该是选择前要考虑的。选择不同道路往往会带来不同结果,但如果选择了,就请把它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托付,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选择。当我们把生命托付给自己后就应该对自己负责,需要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,需要反思自我、反思自己同外界的关系,去利用独处来实现自我提高,哪怕速度慢,哪怕提高一点点,而不是为了逃避而独处,无所事事。

“独处能懂得世俗,并坚守自己的姿态,不作动摇,与孤独为伍,也各自为伴”,我们需要独处,也需要认知到独处并非完美没有困难。愿你我都能体会独处的魅力,实现自我提升。